在
工业大吊扇制造中,螺栓的连接充当了重要的角色,螺栓的连接所具备的可拆卸性、连接便捷性、使用成本低等优点,而被众多工业大吊扇厂家所喜爱。螺栓的装配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与和可靠性,但如何保证螺栓连接的可靠性,应该如何对其拧紧过程进行监控,是生产过程中必须重视的环节。
1、螺栓连接质量控制原理
螺栓连接的实质是通过将轴向预紧力 (夹紧力)控制到适 当范围,从而将两个或多个部件可靠的连接在一起。为了确保螺纹连接的刚性 、密封性、防松能力和受拉螺栓的疲劳轻度,连接螺栓对预紧力的精度要求是相当高的,所以轴向预紧力是评价螺栓连接可靠性的重要指标。轴向预紧力的低限是由连接结构的用途决定的,该值必须保证被连接工件在工作过程中始终可靠贴合。轴向预紧力的高值必须保证螺栓及被连接工件在预紧和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脱扣、剪断和疲劳断裂等损坏。怎样控制与监控预紧力的数值,使之可靠,达到产品设计要求,这个就是需要我们控制的重点,是我们拧紧控制的所要监控的目标 ,但是目前,还没有实现通过直接控制预紧力来装配螺纹联接 ,只能通过控制和预紧力相关的其它参数,如扭矩、螺栓头或螺母转角,螺栓伸长量等来达到间接控制预紧力的目的。
2 、螺栓拧紧过程控制
螺栓拧紧一般经过5个阶段:
阶段是自由拧紧阶段(螺栓与工件贴合,俗称门槛力矩)。
第二阶段是弹性区域,此区域螺栓拆卸后螺栓恢复原有状态,螺栓长度不发生变化 。
第三阶段是屈服区,介于弹性与塑性区域之间,属于弹性与塑性过渡阶段。
第四阶段是塑性区域,此区域螺栓发生变形,螺栓材料得到大应用,拆卸后螺栓保持拧紧后状态,不会恢复原有状态,到达此区域螺栓不允许多次使用 。
第五阶段是螺栓失效区域也就是螺栓发生断裂。
3、常见实用螺栓拧紧方法
(1)扭矩控制法
直接拧紧至设定扭矩,只规定扭矩上下线,拧紧至设定扭矩值即判定为合格,一般采用手动、电动或气动工具一次直接将螺纹副的装配扭矩到位,用于不太重要的装配位置。
(2)扭矩控制—角度监控
这种方法一般使用机电一体化的自动拧紧机。首先将装配扭矩设置在终装配扭矩的60%-80%的范围内,略停顿l-2秒后,装配机改变成比前面更慢的转速继续旋紧,一直达到终装配扭矩值。在第二个动作开始工作时,并且开始记录旋转的角度。
(3)角度控制—扭矩监控
转角控制—扭矩监控法首先必须使用扭矩法确定转角控制的起始点。这个点一般是扭矩控制法终装配扭矩的2O%左右,装配机达到这个点以后停顿约1—2秒钟或更短些以后,改变转速使装配机的转速变慢,然后开始旋转,并开始计算角度,一直达到要求的角度为止,这个角度一般是90度左右,在计算转角的同时记录扭矩,如果扭矩太大显然螺栓材料的抗拉强度太高或热处理后材料太硬;扭矩大小,显然螺栓材料抗拉强度太低或热处理不好,从而达到监控螺纹质量的目的。